常用 张掖方言土话考级多少 大全意思怎么读
原标题:张掖方言漫谈 素有“塞上江南”之称的文明古城金张掖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,是丝绸之路的途径之地。2021-02-17
1、白相
白相,即玩耍、游玩,写法很多,清初吴兆骞《与母书》写作“白相”。
黄季刚先生考证,白相的本字为:婆娑。
婆娑,出《诗经》,音转为白相。音转,相当于桐乡土话所说的“叫别”。
2、高兴
高兴,表示愿意、同意。如“我弗高兴去”,即“我不愿意去”。清代钱德苍编《缀白裘-望湖亭》:叫哩做媒人,有啥弗高兴?
3、结蛛
桐乡人称蜘蛛为“结蛛”。
本字:蠿鼄、蠿蛛。
4、树叶爿
片状之物为“爿”,如树叶爿、瓦翘爿、竹爿头、拖鞋爿等。也做量词,如:一爿桥。
本字:采(注意:与“采”不同字)。章太炎说。
5、齐整
漂亮为齐整。
明-毛晋编《六十种曲-霞笺记》:堪羡红楼张丽容,千娇百媚都齐整。
又,《缀白裘-占花魁》:自从美儿进门之后,那个不赞他。又会写画,又会吹弹歌舞,况且人物又生得齐整。
6、皮
次序为“皮”,如:第一批为“第一皮”或“头皮”,第二批为“二皮”。一批一批,为“一皮一皮”。
本字:坒。俞曲园、章太炎说。
7、针
塞子、瓶塞为“针”。如木针、皮针、热水壶针。例:个瓶红酒个针太紧。即:这瓶红酒的塞子太紧。
本字:櫼。
8、聊檐
屋檐为“聊檐”。
本字:橑檐。出《淮南子》。
9、对肉
买肉为对肉。
本字:亻对。
10、圆子
团子为圆子,如:清明圆子、肉圆子。
本字:飠元 子。
11、饭米碎
饭粒为“饭米碎”。
本字:糂。亦作糁、糤。
12、消
不、别、不要为消。如“消伊”、“消得”,即不要。
本字:休。
休要,即不要。欲说还休,即欲说还消。消,为休之音转。
13、喊边
边沿为喊(平声),如“船喊浪”、“路喊边”。
本字:厂。
注意:厂,与“厰”不是一个字。
14、触鱼、触刺
以枪刺鱼谓之“触鱼”,被尖锐物所刺为“触刺”。
本字:簎。
15、过饭
下饭菜为过饭。“过饭”一词,其来甚古,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:鲤鱼脯,过饭、下酒,极是珍美也。
又,清初人张嘉玲撰《杨园先生训门人语》:先生命采豆花作汤过饭。
16、猜
一足行走为“猜”。
本字:夂。
17、陪
躲起来、隐藏为“陪”。如:快点陪好,坏人要来了!
本字:厞。
18、好人家
有钱人、富户为“好人家”。好人家,宋元以来常用,宋代话本《新桥市韩五卖春情》:“在先,胖妇人也是好人家出来的。”《计押番金鳗产祸》:“你是好人家儿女,如何做得这等勾当?”
19、利四
没出息、胆小怕事、束手束脚为“利四”,如:“个人真利四,一点用场也没有。”
本字:栗斯。出屈原《卜居》。
20、事件
动物(鸡、鸭为主)内脏为“事件”,此亦宋元以来常用词,宋-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有“杂煎事件”,吴自牧《梦粱录》有“羊、鹅事件”。
21、样
火盛、火旺为样,如“烧得样来”。
本字:炀。
22、凡
说话、讲话为“凡”。
本字:訉。
23、菩头
植物的根部为“菩头”,如“菜菩头”、“树菩头”。
本字:苃。
24、那年、拉宁
表示羞愧、丢脸、难为情等意,桐乡发音有“那年”、“拉年”、“拉宁”等。
本字:忸怩、衂怩。出《国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方言》。
25、不
给、给予的意思,桐乡发音有“不”、“板”、“贝”等。
本字:畀、貱。
相关文章
原标题:张掖方言漫谈 素有“塞上江南”之称的文明古城金张掖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,是丝绸之路的途径之地。2021-02-17
答应你;“嗯,管呢”,玉米叫“大熟”;乱找东西叫“施窟子”,隐蔽的地方叫“蔽格拉子”,捉迷藏叫“藏蒙蒙”,最落后者2021-02-17
湖南土话—湖南方言段子2021-02-17
脚踝,学名踝骨,指脚腕两旁凸起的部分,亦称“踝子骨”。但是在各地方言里的叫法却五花八门,令人困惑。“脚踝在古2021-02-17
李世瑜先生确立了“天津方言岛”学说,画出了“天津方言区域图”。寻访天津话根源的时候,火车过了宿州,李世瑜身2021-02-17
来来,大家学习下 看看家乡土话,你可都会 别整的家乡话你还说不及格哦! 亳州是一座古都,土话积淀得多,再加之商业2021-02-17
大头好亮=好面子啦蹼哩奥=炫耀吐屎吐血=说话没有根据鸟叻=八卦鸟称=牺牲堵吾兑=受不了卖莫=不错激血=生气激心=伤心恭2021-02-17
(导读)由于四川地大人多,菜都分了几个系,所以在一些(地方方言)常用词汇的读音和用法上存在差异。且现在四川人大2021-02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