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 宁波的端午习俗组图节气歌 解释
每当艾旗扬风,粽叶飘香之际,意味着五月初五端午节到了。宁波乡间称端午节为“端五”,也叫端阳。宁波2021-02-19
旧时,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几家能买得起月饼的,山村的贫苦人家一生都没有见过月饼,但他们也要欢欢喜喜地过八月十六。他们用米粉麦粉做些饼与团子,或蒸或煎,以此代替月饼。还去地里挖几只新鲜的芋艿,拔几把新鲜黄豆,蒸蒸煮煮,摆上桌,配上自家酿的家酒,吃一餐团圆饭。邻里乡亲坐在一起嗑着瓜子蚕豆,说古代的戏文,谈时下的新闻轶事,盘算中秋过后的秋收秋种。
宁波城乡一般人家中秋做月饼习俗由来已久,家家户户多于八月半前制月饼,祭神祀先。
宁式月饼多为大户人家自家制作,亲友间互相馈月饼,作贺节礼品,月饼外形内质,多精益求精,有大至直径三四尺、厚四五寸者,上塑月宫桂殿、蟾蜍兔杵,或吴刚伐桂、嫦娥窃药等,光彩耀目,精致绝伦,寓意吉祥,与今日西饼屋中缀以楼台叠阁之大蛋糕,有异曲同工之妙,亲友相互比赛,戏定胜负,称“赛月饼”。
历史留传下来的木制的宁式月饼模,雕工精细,设计精良,构图美妙,花纹灵细,令人爱不释手,“蟾宫玉兔”象征高中榜首。这些饼模,仿佛让人闻到了数百年前宁波先人制作的中秋月饼的香味。在那精致细美的花纹图案里,雕刻着人们世代的企盼和祈福,纹理斑驳的宁式月饼模承载着上千年的浙东中秋文化。
米馒头
“米馒头”是早稻米的湿米粉发酵后蒸制的圆形无馅食品,也称白馒头,宁波话“馒”与“满”音相同,以“米满头”讨口彩。像锦缎一样雪白雪白的圆形的米馒头象征满月。米馒头是宁波人中秋美食和礼品。口感好,甜而不腻,滑中带黏,伴有微酸的酒酿香味。
米馒头的做法:新鲜粳米与糯米按十比一比例相配,用水洗三遍后在水中适时浸泡,洗过后的大米做出来的馒头白白的,是纯天然的白哟。泡了一个晚上的米,用清水再洗下,用石磨(后用机器)磨成米浆,搅匀加白糖让其自然发酵,再用铜调羹一勺一勺舀起,均匀地倒在蒸笼内铺有湿布的羹架上,再把蒸笼放在镬里蒸,米馒头一出笼,加盖红印即可祭祀和食用。米馒头常常被两个黏在一起“背靠背”,合成圆状,在婚宴上也常用米馒头代表甜蜜长久。
据象山《史家族谱》记载:宁波人吃米馒头过中秋的历史起于南宋,米馒头原为南宋宰相史浩母亲供奉观音菩萨的专用供品,史母的供品原先也是米制的年糕之类,因为史老太太喜吃供过菩萨的点心,由于年事渐高,嚼不动硬邦邦的东西,厨师动足脑筋,将酵母拌在米粉里使其发酵后蒸煮,成了馒头状,称“米馒头”。史浩曾将米馒头带入京师临安给宋孝宗品尝,宋孝宗连说好吃。此事传开后,洁白晶莹、醇甜爽口、老少咸宜的米馒头,成了宁波民间传统的点心。2008年米馒头还被列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水溻糕
镇海、北仑、象山一带中秋流行吃“水溻糕”的习俗。“水溻糕”是一种外表呈白色的、米粉做的糕点,也称“水沓糕”、“水拖糕”或“白米松糕”。“水溻糕”是从质地上起名的,宁波话“水溻涝灶”意思是潮湿。
宁波老话“馋痨幺麽水溻糕,八月十六等不到”,“八月十六水溻糕,九月初九重阳糕”。这两句说明水溻糕是宁波人过中秋的节令食品。“馋痨幺麽”宁波话意思是馋嘴,第一句极言软糯香甜“水溻糕”之诱人。“水溻糕”用白米发酵,做成扁扁的,洁白松软,上面盖上红印。宁波民间相传,月亮上的嫦娥仙子常常将“水溻糕”当做一种美味佳肴。宁波民歌有“八月十六中秋天,月饼馅子裹嘞甜;新米松糕红印添,四亲八眷都送遍”,“新米松糕”就是“水溻糕”。水溻糕为米粉蒸制的食品,制作十分简单,将发了糕的面团成圆状地放入蒸笼中,先用猛火淬,再用文火“老”,一出笼,稻米清香就扑鼻而来。这时的“水溻糕”是一个大如镬盖的一寸厚的圆饼,形如“满月”,然后切成菱形小块,小如手掌称为“碎月”,象征天上的云彩,表达人们对云朵的膜拜与感恩,菱形的、方形的、三角形的,各种形状都有。无论“满月”与“碎月”,一旦分食落肚,便与天上的与心中的那轮圆月相融合,达到“天涯共此时”的意境。
旧时,中秋节前,小贩总会不辞辛苦,走村串巷,挑着满满一箩“水溻糕”:“‘水溻糕’要伐?喷香蜜甜‘水溻糕’,‘水溻糕’米好来兑嘞!”小孩一听小贩a的吆喝声,仿佛嘴里的小馋痨虫都被哄出来了,纷纷捧着米升子从房前屋后涌出,用米兑或用钞票买,一转眼工夫,满满一箩筐“水溻糕”便见底了……
鸭扑芋
宁波民间谚语“鸭肉骨头水溻糕,八月十六等勿到”。鸭肉炖芋艿是宁波民间过中秋必备菜肴。“鸭肉骨头煮芋艿”俗称“鸭扑芋”,在奉化等地尤为流行。“鸭肉骨头”指的是芝麻老鸭。入秋后老鸭一般不生蛋,适合煮食,况且老的鸭子更香。也有用嫩鸭的,芋艿则选用出名的奉化芋艿头或芋艿子,所谓“跑过三关六码头,吃过奉化芋艿头”,是说奉化芋艿非同寻常。多数人家用芋艿头配上笋干、香菇、火腿等作料,可炒可煲,不拘一格。
文火煲汤,秘诀是用煮好的老鸭汤,另外单独煮芋艿,因芋艿一同放入后汤会发黑。最后,洒上葱花,芋香扑鼻,鸭肉肥美。芋艿圆润洁白,象征月亮,而鸭子象征大雁,鸿雁报喜,大吉大利,可赏可食,两全其美。
糖桂花
中秋前后,正是桂子飘香的时节,不少老一辈宁波人有做糖桂花的习惯,每逢中秋前后,丹桂飘香,人们在这“金雪世界”里,寻幽探胜,品尝香甜可口的糖桂花和桂花糖炒栗子羹等中秋美食。
金桂、银桂香气馥郁,是加工调味品的天然原料。腌制过的桂花,以“一层桂花一层糖”方式拌和,最后在上面撒一层白砂糖压实封口,盖紧密封,放在阴凉处,让其自然入味。两三天后待桂花溢出水分时,将其长期存放在陶罐里,或做成桂花糖年糕,或在煮酒酿圆子、猪油汤团、糖芋艿时撒上一撮,色香俱美。
相关文章
每当艾旗扬风,粽叶飘香之际,意味着五月初五端午节到了。宁波乡间称端午节为“端五”,也叫端阳。宁波2021-02-19
??宁波人是很重视冬至这一节气的。老话说:冬至大如年。即是最经典的概括。这一天,宁波民间有很多讲究,吃冬至汤2021-02-19
主讲人:郑建军 文学学士,中学高级教师。镇海区第六至九届政协委员,镇海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。宁波市文2021-02-19
宁波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港口城市,面朝大海的宁波,美食上鲜味十足,各种新鲜海鲜当然是重要的特色之一。不过,你知2021-02-19
宁波话属于吴语。语言学上称为“吴语”是因为吴语是从古代的吴郡、吴兴郡、会稽郡等“三吴”(郡治分别在今2021-02-19
有关中秋节的歇后语 有关中秋节的歇后语 中秋节又称月夕、秋节、仲秋节、八月节、八2021-02-19
和中秋节有关的歇后语 导语:星星的寂寞月知道,晚霞的羞涩云知道,花儿的芬芳蝶知道,青草的温2021-02-19
大学生常用必备歇后语大全谜底答案,含义解释说明是什么意思 1:高山上打锣答案:四方闻名(鸣) 2:窗户上的纸答2021-02-19
常用经典歇后语大全和答案解释 1:瞎子点灯答案:白费蜡 2:空棺材埋葬答案:目(木)中无人 3:老鼠钻风箱答案:2021-02-19
关于猪八戒照镜子歇后语的解释 关于猪八戒照镜子歇后语的解释 猪八戒照镜子--里外不2021-02-19
与豆腐有关的歇后语及解释 与豆腐有关的歇后语及解释 一只筷子吃豆腐 答案: 全盘弄2021-02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