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 农村老话凳不离三,门不离五,床不离七,桌不离九如何理解
在古代鲁班是匠人的祖师爷,也就是说,工匠、石匠、泥瓦匠、木匠都供奉鲁班。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人,又称公输班。2021-02-19
农村里注重人情往来,这其中流传着许多的俗语老话。农村里尤其看重舅舅之间的关系,有什么事情舅舅乐意管,外甥也愿意跟舅舅讲。经常听老人讲“三代不离舅家风”,在农村里众多的亲戚当中外甥受舅舅的影响最大,甚至会影响到以后外甥的治家。
农村里举办什么红白喜的时候,舅舅也有着最独特的地位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主家拿主意。并且在酒席的座次中可以看出来,舅舅一定是主座。有这样一种说法“娘亲舅大”,舅舅甚至可以充当父母,教育子女,起到榜样的作用。而外甥也乐意学习和模仿舅舅的言行,自然影响深远。
在过去人们普遍都认为外甥是外人,有“外甥是狗,吃了就走”的说法,有着血缘关系可姓氏不同。但舅舅和外甥的关系却超越了这一层,外甥向舅舅要什么东西,基本都会得到满足。俗话说“舅舅家的牛,外甥家的头”,过去舅舅的家产都有外甥的一部分。虽然现在不会这样,但这种亲情关系一直延续保留了下来。
对于舅舅的崇拜一直存在,还有这样的说法,“天上雷公,地下舅公”。农村里对于长辈都非常尊敬,尤其是对于舅舅最为重视。首先舅舅算是娘家人,也是嫁出去女儿坚强的后盾,姐弟或者哥妹之间的感情也延续到外甥身上。这种关系是与生俱来的,自然就非常的亲近,舅舅作为长辈也受到外甥的崇拜。
另外舅舅和外甥之间是纯粹的感情,并没有掺杂一些其他的东西,因此舅舅说的话也容易让人信服。当外甥们有什么矛盾,分家的时候有什么问题,都喜欢让舅舅来调节。舅舅作为一个局外人,两头都是亲,能够有比较公正的态度。而且舅舅也乐于扮演其中的角色,维护外甥们的家庭安定。
在农村有许多关于舅舅的习俗,流传最广泛的是,“正月不剃头,剃头死舅舅”。虽然人们知道这是莫须有的事情,是为了思旧,抗争清朝当时的“剃头令”。却也一直被人们所遵循着,直到如今仍然非常普遍。除了人们图吉利的原因,也是对于舅舅的尊敬。
在农村里对于舅舅的依赖依然存在,舅舅和外甥之间的独特关系被人们津津乐道,对于生活有着积极向上的作用。
相关文章
在古代鲁班是匠人的祖师爷,也就是说,工匠、石匠、泥瓦匠、木匠都供奉鲁班。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人,又称公输班。2021-02-19
大家都知道,农村老人对于住的房子讲究可是多的不行,包括房子朝向、灶台方位等等,大部分都带有一种风水的迷信哦2021-02-19
在农村,我们经常可以听老人讲到很多关于人的面相的一些老话,这些老话有的人非常的信奉,这也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为2021-02-19
我有靠谱回答15个回答树德汉硕文化领域创作者03-13 11:33208赞踩欺山不欺水,欺人不欺帽,我的理解是:就算你能欺2021-02-19
在农村人们常常把生活中的趣事,生活经验,和一些见闻,用简短易记的形式保持了下来。这些农村老话念起来郎朗上口2021-02-19
农村老话多不胜数,但是能流传至今的,一定可谓之经典!但是,其中真正所表达的意思,以及放到现在来说,是否有它的道理2021-02-19
在农村,老人们经常会说一些富有哲理的俗语,也会说出一些时令的谚语,可在农村还有一种语言是非常受老人们喜欢的2021-02-19
在我们国家,思想文化已经流传了几千年。也形成了很多的地方俗语!大家有没有听说过“十羊九不全,一全坐殿堂”这2021-02-19
农村地广物博,尤其是野草野果什么的最多最丰富,这些农村独有的宝贝,味道鲜美,口感丰富,深受当地原住民的喜爱,尤其2021-02-19
只说真话的农民公众号农村老话:“接东不接西,接西出孤叟”,为啥?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,基本上都知道,我们我国是一个2021-02-19